English / 中文
来源:组宣部 发布 时间:2016-06-12
2016年6月6日 A07版
“有趣!”“有意义!”“神奇!”“吸引!”谈起刚刚结束的“科技嘉年华”活动,一系列的词语从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中学的初中孩子们口中蹦出。意犹未尽的语气,让人不由得想要急切了解这是一场怎样的科学活动“盛宴”。
5月27日,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教师教育数理学院“科技嘉年华”团队部分成员走进“协同创新学校计划”项目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中学,为100余名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带来了近两个小时的科学体验活动。据了解,科学活动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并确定,包括1个科技讲座和4个科学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们兴致高涨,参与积极,收获满满。数理学院冯华院长表示,首次活动的成功经验,将会在今后推广并由其他“协同创新计划”项目校自主选择,为均衡城乡教育差异,促进首都教育公平推进贡献力量。
一个主题:以学生为中心
2016年3月初,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协同创新学校计划”全面启动,培训者们打破以往“组班授课”的传统培训方式,根据学员和学校的实际需要“送教下乡”、“送教下校”。如何“从关注教师‘教’到关注学生‘学’”,让 “协同创新学校计划”项目在兼顾教师素养和学生发展的方向上更有实际价值和意义?数理学院的冯华院长和老师们一起寻找新的思路。
作为“协同创新学校计划”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中学项目校负责人,生化环境系的王钦忠老师,对乡村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乡村学校的孩子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能力弱,必要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也有所欠缺。而乡村校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教学观念滞后,课程体系单一,校本课程和实验课程开设得少,合作体验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也缺乏。学生只能从课堂中接受教育,这令他们学习科学类课程的兴趣受到了打击”。
基于项目校多为乡村学校的现实、学生合作体验式学习机会少的情况,数理学院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科技嘉年华”活动。“科技嘉年华”活动以数理化学科的实验、实践活动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培训者变身为学生活动指导者,由面向教师变为直接面向学生,把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科技知识、科学实验带进课堂。“科技嘉年华”作为丰富“协同创新学校计划”方式和内容的系列活动,使乡村学生不出校门便可享受到与城区同等高水平的科技教育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在“科技嘉年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发展,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得以初步建立。
二十二门课程:多样选择激发学生兴趣
十五门实验课程、七门讲座课程、一本设计精美的课程介绍手册。数理学院的教师们把对“科技嘉年华”活动的热情和期待融进了前期的充分准备之中。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数理学院将课程手册发给几所“协同创新学校计划”项目校,供学校依照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开办活动以及开办何种课程。并在众多响应的学校中,最先选择了反应最为迅速积极的首师大附属房山中学作为“科技嘉年华”活动的首个开办校。
“水果电池”“吸管笛与光盘气垫船”“模型飞机”“自制净水器”“化学振荡实验”“浮力实验”“3D电影揭秘”……丰富的课程设置和供给,提供了学生依照兴趣自主选择的空间。最终校方根据学生的意愿确定了五门课程作为本次活动开课。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兴趣高昂,课堂活动气氛热烈。
“上课前20分钟学生们陆陆续续走进教室,他们看到PPT打出的题目产生了兴趣,活跃的他们开始和我聊天:‘老师我们今天是要做净水器吗?净化完的水能直接喝吗?老师是您做还是我们做净水器?是和电视上野外生存的纪录片一样用石子、沙子、活性炭吗?’我告诉他们,他们想知道的一切在接下来活动中都可以找到答案。”李情义老师的课还没开始,积极的学生就已经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
“化学振荡反应实验”与化学学科知识紧密相连,虽然首师大附属房山中学两个年级的学生都还没有上过化学课,但看到王钦忠老师手中试管里的液体发生神奇的颜色变化,还是深深地受到吸引。“溶液一会儿变红,一会儿变蓝,真是不可思议。”初一年级的刘永康说。通过模仿操作,学生欣赏到自己手中试管里的液体颜色变化,兴奋的心情都写在了脸上,让人感受到他们对神秘化学知识的渴望。
冯爽老师的“3D电影揭秘”的课堂充满了好奇与兴奋,当画面里的蛇冲出屏幕伸到学生的鼻子跟前时,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尖叫的声音。初一年级的杨展鹏急切地表达了对课程的喜爱,“我知道了3D电影的原理原来是两个投影机投射出不同的偏振光和3D眼镜的完美结合所造就的,电影画面像出来一样,仿佛要碰到我,希望还有机会上这样的课!”
多方受益:看得见的改变在发生
一场看得见的“科技嘉年华”活动,带来了更多看得见的改变。
初二(2)班的张彤在丁友福老师的“吸管笛和气垫光盘”实验中,感受到了自己动手操作与不断尝试的乐趣。“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多种方法来进行,如气垫光盘,我们尝试用光盘不同的两面,看看哪种更快,又试着改变瓶盖的方向,看看把气球吹大一点和多扎几个孔能不能更快。最后我得出结论:把气球吹大,多扎几个孔能让速度更快,但持续时间短。我们把吸管的口剪成不同的形状,有的长,有的短,有的还打了几个孔,声音都不一样,最后发现,长的音调低,短的音调高。我在动手实验中,学会了尝试,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同时,又复习了物理知识,一举两得。”
如今,教育“深综改”背景之下,北京市出台新的中考中招方案。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发现并保护学生的学科优势是教师们需要为之努力研究的方向。如何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科爱好,或许可以从初二年级的小姑娘王依萍身上获得启发。“在上此次课之前,我对物理不太了解,我一直以为物理是无趣乏味的。对于我爸爸所说的‘上了课之后就肯定会喜欢’这句话,我也不相信。直到我上了这堂有关‘浮力’的活动课,我发现物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物理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美好。我很喜欢这堂课,谢谢赵继辰老师。”
面对“协同创新学校计划”项目和“科技嘉年华”活动带来的分工合作式的新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一开始,我们因分组的问题互相嫌弃,到后来我们因把纱布放哪里这个问题争论不休。到最后我们成功地做出了净水器,那种喜悦的心情都是因为合作出了这个小小的净水器。”一位初二的孩子这样说。
作为老师,首师大附属房山中学的化学教研组长柳继兰老师则说,“‘协同创新学校计划’项目逼着我一次又一次地审视自己的课堂和教学方式,为的是能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逼着自己一次又一次改变教学思路,为的是能达到四十五分钟的最大效率。跟着‘协同创新’,我在摸索适合学生也适合自己的新教学方式。过程虽痛苦,但却值得回味与反思。”
文/本报记者 雷灵
链接:校长说
我看到了教师巨大的变化
景文忠(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中学校长):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一直是学校着力解决的问题。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的“协同创新学校计划”项目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教育发展平台。
项目立足于学校发展需求,把培训课堂建在了学校,老师和学生不用走出校门就可以得到专家的指导,使教研真正在一线开展。我们学校有物理、化学两个学科的项目进驻,经过一个学期的活动,我看到了这两个学科教师巨大变化,他们的教研水平、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研究的意识和研究的能力不断增强。教育学院的专家与学校教师密切合作,立足于学校实际与学生实际进行创新活动,这是我对协同创新的理解。
此次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教师教育数理学院“科技嘉年华”活动,有五位专家给我们送来了精彩的课程,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享受到高水平的教育和丰富的教育资源,相信这会成为孩子们永远留存的美好记忆,会开启在他们对科学的无限向往。再次感谢教育学院的各位专家,希望这样的活动以后可以更多地走进一线学校,帮助一线学校稳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