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媒体聚焦 首页 > 内网新闻 > 媒体聚焦

精准扶贫中的教育担当(中国教师报)

来源:组宣部 发布 时间:2017-05-08

  2017年5月3日 14版

王鸿杰

   开展教育援青,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教育精准脱贫,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效工程。精准的角色定位是根本前提。

   作为教育援青干部,要与受援单位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平等的和谐关系,要与援建同伴建立起相互赏识、相互扶持的互动关系,要与援青团队建立起服从大局、融入集体的共荣关系,用心、用力、用情、用智当好学习者、修炼者、参谋者、实践者和贡献者。

   当好“学习者”

   要在教育援青的思想高度、思维深度和思路宽度上下功夫。作为教育干部,虽然都有较为厚实的学识背景、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较为坚实的教育阅历,但投身教育援青、帮扶玉树教育,却是新征程、新体验、新立身。

   为此,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自觉参与政治学习,主动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开展实践学习;要积极参加三类教育——青海省委、玉树州委组织部和援青指挥部党委的教育培训,主动关注四种援情——党情、州情、教情、校情,持续增强五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和首善意识;要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同伴学习,学习掌握各级援青政策,学习了解受援单位的规划计划,学习借鉴以往援建经验,学习运用同伴的援建智慧,坚持做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当好“修炼者”

   要在修炼精神状态、修炼意志心态、修炼能力姿态上下功夫。玉树州自然条件恶劣,高寒缺氧,被称为“生命禁区”。许多援青干部高原反应强烈,加之当地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环境欠佳,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工作开展困难多、挑战大。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作为教育援青干部,要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青藏高原精神,努力践行“感恩、自强、包容、创新、和美”的新玉树精神;积极克服高寒缺氧、物质匮乏、远离家人等困难,主动适应工作挑战;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四个转变”新思路,持续历练教育援青的定位把控能力、需求研究能力、格局谋划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过程调控能力和成果提炼能力。

   当好“参谋者”

   要在“参而有度、谋而有用、助而有效”上下功夫。自2010年玉树地震以来,经过7年灾后重建和对口援建,玉树从“满目疮痍”走向“春暖花开”,实现了经济社会大跨越、基础设施大提升、生活条件大变样。但在社会观念、发展理念、文明习惯、专业水平和内生动力等方面仍相当薄弱、滞后。

   教育援青,其实质是智力援青,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观念理念的引领、思维思路的引导和方法水平的引带。教育援青干部要快速完成角色转换,创造性当好出台决策的参谋、做好落实决策的助手;要善于通过文本分析、意见征询、问卷访谈、实地观察等途径,厘清教育援青形势,摸清玉树教育底数,厘清教育发展建议,进而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妥当地提出参谋意见;努力在辅佐领导、抓好分管、参与协作过程中,做到服从不盲从、负责不苛责、尽职不缺位、补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

   当好“实践者”

   要在有序安排、有力推动和有效达成上下功夫。近年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对口支援下,在当地政府、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戮力奋斗下,玉树州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赢得了玉树州老百姓越来越多的认可。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教育资源布局失衡、教师队伍结构欠佳、教育信息化进展滞后、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等。

   教育援青干部要立足挂职岗位、用足援建资源、满足援建需求;要系统设计援建内容,主动创新援建方式,广泛拓展“跨地域、跨领域、跨视域”的援建空间,充分发挥“建言献策、宣传发动、组织协调、把关指导、激励促进”的援建作用,力求关注与融入有准度、引领与带动有高度、示范与影响有深度、帮助与扶持有温度;要有计划地推进“教育系统基本建设升级工程”“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工程”“教育人才专业发展促进工程”“校长园长课程领导力示范工程”和“京玉教育文化交融工程”五大工程,有重点地指导玉树州教育系统干部教师强化专业精神、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

   当好“贡献者”

   要在“带动人才成长、推动学校发展、拉动教育进步”上下功夫。教育援青,既是一种爱的奉献——舍弃对家人亲人的应有照料,直面高寒玉树的艰险挑战,奉献青春乃至健康;更是一种智的贡献——贡献教学经验,贡献教育理念,贡献管理才干,贡献领导智慧。

   教育援青干部要真心融入玉树教育,用心兼顾五组关系——照顾自己与服务团队、立足实际与用足资源、建构格局与突破重点、满足需求与激活追求、服务玉树与展示首都的关系;用力保持四种状态——适应自然环境、调适个人心境、创新工作情境、享受生活意境的状态;用智推出三类成就——促进京玉教育人才交往、增进京玉教育智慧交流、推进京玉教育文化交融。要充分遵循“满足需求与激活需求相结合、重点地域与重点领域相结合、团队援建与个体援助相结合、智力支持与财物资助相结合、有限输血与无限造血相结合、实体援建与网络援建相结合、显性成果与隐性成果相结合”的援建原则,以“教育援建系统化”助推“教育人才专业化”“学校发展科学化”“教育事业优质化”,全面促进玉树教育发展越来越好。

  (作者系青海省玉树州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版权所有©2025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Vip认证)官方入口 | 网站:www.zzyhvr.com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