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来源:组宣部 发布 时间:2018-01-27
2017年10月30日 A7版
日前,《“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发布,对如何开展北京市青少年的健康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在北京市教委支持下,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成立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为提升首都中小学生健康素养和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当天,来自知名高校和卫生健康领域的专家共聚第一届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论坛,为北京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交流思想、碰撞智慧。
■对话
出场嘉宾:胡玉华(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数学与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教授,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记者:作为健康教育的专家,您能介绍一下目前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的情况吗?您认为,在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应该关注哪些问题呢?
胡玉华:我认为,在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首先要思考的是价值取向问题。青少年的健康不仅仅依赖于社会提供的健康环境和保障,更有赖于他们受到的健康教育状况。在海外,学校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性已取得了各国共识。但目前,国内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尚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综合性的健康教育体系,以及系统的健康教育素材。可以说,健康教育仍处于较少付诸实践的边缘化位置。其次,健康教育实施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健康素养可以细化为学校健康教育的指标,在实施过程中包括了概念层面、健康教育知识层面、技能层面以及个人获取健康信息、实践健康行为等一系列行为层面。
记者:您认为,我们的中小学应该怎么实施健康教育呢?
胡玉华:国内外健康教育实施的路径大致有三个层面,独立健康教育课程加以实施,以学科渗透的方式来进行实施,还有是以单一主题和多主题结合的方式来实施。我们认为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实施,健康教育的总原则就是灵活性和多样性。推行健康教育并不是给学校增加负担,可渗透在多个学科课程中,要体现学生亲自的体验和感受。
记者:作为第一家省市级中小学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您认为北京市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的揭牌成立意味着什么?
胡玉华:作为第一家省市级中小学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对实现《“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有着重要作用。中心将整合各方资源,通过研制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建立中小学生健康素养数据库、筹建健康教育主题实验室等使政策在中小学校园落地。此外,中心还将整合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相关资源组成培训团队,开展在职教师健康教育培训活动,促进北京市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
■学者视角
马迎华(北京大学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教授):早在194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虚弱,更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完好的状态。目前,青少年健康问题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光有几堂健康课,并不能快速解决问题,因此将健康教育融入各学科教育教学之中是个非常关键的实施理念。
一个人的健康,60%和其行为相关。在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需要我们关注规范青少年的行为,帮助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学校中,营造出安全的物理环境和友善的心理环境,对学生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提升健康素养,让学生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和理解健康服务,并运用服务进行交流互动,做出健康的判断和决策是当务之急。
保障健康教育的效果,不仅要关注学生,更要关注教师的健康素养和学校、社会的环境。培训教师、建立学校知识性环境,都是促进学校健康教育的关键要素。在美国,健康教育提出了全学校、全社区和全儿童领域,分为卫生服务、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家庭参与和社区参与五个方面。在荷兰,健康教育设置了基于学校体育意外伤害的干预项目,并对预防课程进行评价。这些国际经验对中国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带来启发。
■专家观点
曾晓芃(北京市疾控中心博士):2016年全国卫生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幼儿园中小学卫生与健康工作,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青少年的健康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
北京学生人数大概占北京常住人口的10%,这是个很庞大的群体。这些年,北京学生的身高体重持续增长;龋齿的检出率大幅度下降;蛔虫、贫血等常见病已不是影响学生健康的主要问题。
但北京学生健康方面仍存在问题:视力不良和肥胖检出率居高不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呈低龄化现象;学生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比例很高,比如66.8%的学生做不到每天锻炼一小时,44.1%学生一周内至少吃一次路边摊。
健康教育至关重要。我认为,开展中小学健康教育,首先,建立教育和卫生联合督导制度。第二,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推广建立新型健康学校。第三,全面开展中小学生健康及危险因素监测。最后,通过家校平台,动员家庭、社会一起参与学生健康教育。
■学校经验
何弋(北京市育才学校副校长):作为北京市健康教育项目实验校,北京育才学校把健康素养所传达的理念融入到了课程之中。学校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经历了团队建立、工作梳理、培训学习、成果初显四个阶段。成立了由主管校长负责、德育教学主任为副组长的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团队,心理、体育、政治教师等多学科骨干教师参与其中。
学校根据健康教育目标大纲整体设计,明确了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与侧重点,形成了综合性结构化的健康类基础性课程体系。基础性课程当中,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学生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等是培养学生素养的主战场,这些课程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组织,利用课堂帮助学生学习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
发展性课程包括实践体验课程、校本选修课程和小课题研究,是学校根据每个学生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量身开设的课程。教师不断提高健康素养培养的比例,设定更多与健康有关的主题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提升实践健康教育的机会。体验课程当中,通过多学科教师合作,在活动中设计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使学生逐渐从学习者向组织者、活动者、探究者和实践者转变。校本选修课程则开设例如心理情景剧、法制与生活、体育特训营等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
李莲华(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副校长):羊坊店中心小学从2011年开始参加北京市教委的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分别开展了小学中高年级青春早期异性交往的研究和小学生青春期情绪调节的研究等等。学生学会了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他们的健康水平、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学生们有了自我保护意识。
学校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康素养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十大生活技能为重点,从普及健康知识、培养师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探索小学健康教育模式、形成健康生活技能等方面入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学校设计出符合学生自然发展规律的教育途径,通过“五个纳入”,把健康教育项目纳入学校发展计划、纳入学生活动、纳入体育活动、纳入课程资源、纳入校园文化,形成健康德育特色。学校始终坚持健康教育研究和课堂教学、健康教育研究和校本课程以及健康教育研究和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三个有机结合。
文/本报记者 雷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