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4-01-12
2024年1月9日——现代教育报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进一步强化美育师资建设,整合社会美育资源。馆校交流合作与双向互动,引导学生走进艺术场馆,将成为深化美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
馆校合作,作为提升艺术教师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能使学校美育实践活动更加深入、生动、鲜活。我们在调查中发现,46.38%的艺术教师认为,教学工作需要社会美育资源的支持。同时,艺术教师通过馆校合作模式系列实践,“审美修养能力 ”有所提升的占32.15%,“指导学校艺术社团能力 ”有所提升的占40.7%,“艺术教学研究能力 ”有所提升的占50.24%,“自我专业发展能力”有所提升的占78.2%。可见,馆校合作模式能够给艺术教师综合能力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培养艺术教师成为适应新课程和新教学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因此,推动馆校合作模式建构实现馆校合作,学校美育不再“走马观花”。
名师工坊培养教师综合能力
行业专家是馆校合作模式学校美育的必备资源,通过建立艺术名家和工艺大师工作坊,可以对艺术教师进行专业指引。
北京市学生金帆书画院总数已达89所。作为馆校合作艺术学科的重要合作伙伴和实践群体,金帆书画院充分利用区域内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美育资源,在过去几年中持续举办“京作工艺‘燕京八绝 ’主体工作坊 ”,通过工作坊的“理念引导与感知体验”“工艺技能与工坊观摩 ”“文化理解与课程研发 ”等环节 ,使教师从文化审美入手,经过考察、对话、实践,充分接触和感受工艺材料 、制作流程、传统样式、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等,深度理解传统工艺,开展主题教研,梳理课程,并在各自学校进行教学实践 。教师的科研与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专业能力在工作坊中得到提升,工作坊同时也能形成专家讲座、课程读本、教学视频、学习任务单 、实践材料包等资源包成果,为更多教师提供服务。
灵活多样的主题工作坊可以为馆校双方提供交流情境 ,发挥各自专长,加深专业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基础。
挖掘美育资源开发特色课程
艺术课程是馆校合作的内容载体 ,艺术教师是课程开发的关键主体 。在课程资源整合开发过程中 ,馆校双方团队相互合作,迎接挑战,不断获得解决问题、创意创新的动力。
以首都师范大学育新学校为例 ,学校以“整校推进”的方式进行馆校合作融合教育实践 ,转化和利用社会美育资源开发特色课程 。他们与场馆资源 、行业专家深度结合 ,构建“ 双层跨领域 ”课程结构 ,确立基础课程 、拓展课程和发展课程三大层级 ,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开发“博物馆大剧院课程”系列,形成学校发展的品牌特色, 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使他们在实践中收获更多 。在课程开发实践的过程中,艺术教师的综合能力发挥了主导作用,双方依托馆校合作资源建立研发共同体,并在此之上进行协作教学与教研,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形成较为稳定的人力资源协同支持系统,同时也为馆校双方团队成员提供了多元发展的成长途径。
促进开展跨学科艺术实践
以馆校合作模式开展项目式学习、专业培养,和跨学科实践是构建艺术教师综合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将主题活动设定为“上善若水,移天缩地 ”。围绕这一主题,恭王府博物馆与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石景山学校、北京市健翔学校等邀请建筑 、历史 、音乐 、文博专家讲座,选取古典园林中“水”“寿”“善”“天地 ”等文化元素,提炼出“上善若水 ”的传统理念,选用多种废旧和回收再利用综合材料,创意设计了“远观为水”“近观为景 ”的群组作品,再由500名中小学师生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展开项目学习和跨越学科实践 ,进行多维合作,最终共同完成的大型装置作品,博得馆校双方和师生好评。
馆校合作模式的主题艺术活动是在真实情境中进行 ,往往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 因此,艺术教师应具备多学科整合 、跨学科教学的综合能力才能有助于实践开展 ,才能有助于学生将静态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动态的能力素养 ,才能使馆校合作更加深入持久。
□文/吕鹏(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古天乐)